
近年来,东城街道朱位村在县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马爱军的带领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园林式美丽乡村为目标,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朱位村也被评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并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时刻萦绕在马爱军的心头。如何改善村庄人居环境,让村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他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他以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代表风采”主题活动为契机,从全面治理村容村貌为切入点,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集中力量通大街、治河道、除垃圾,带领大家利用2个月时间将环境卫生彻底打扫干净,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同时,为保持环境卫生整洁的可持续性发展,村里又投入资金,增加村级保洁员,配套保洁工具,落实保洁责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村庄街道干净整洁,居住环境日趋向好,村民幸福感大大提升。生活环境变好了,村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马爱军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盼,决定对朱位村进行了整体地改造提升,近年来,先后共投入7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一是完成大街小巷全硬化。征得全村95%以上村民同意,该村采用每户出资2100元户户集的方法,由村里统一对大街小巷进行硬化,共硬化大街小巷10万平方米。二是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共种植各类乔木6000余棵,灌木1万余平方米,安装路灯200盏,喷涂墙面8万平米,改造河道500米,建拦河坝2座,建成面积25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沿河建成了两处绿地小公园,形成了“碧水绕村、一步一景”“村在画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韵,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便利场所和优美环境,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三是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目前,总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为村民办事提供了方便。

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马爱军一手抓美丽乡村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做到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首先从农业结构调整入手,流转土地200亩,建成苗木繁育产业园;流转土地300亩,引入华建集团投资3000万元建设华建农业生态产业园,规划建设了两个板块,分别是占地50亩、生猪存栏量达到3500头环保养猪场和占地250亩、年产2000吨有机蔬菜的种植园,该项目建设遵循生态、绿色、观赏的理念,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仅靠这两个产业园,每年就增加村集体收入50000元。二是建设区域商业中心。朱位村地理位置优越,村两委投资建设沿街楼20幢、3000平方米,一部分出售,一部分由村集体对外出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扩大了集体积累。三是扩建状元祠。将状元祠以南部分至河边进行拆迁,扩大状元祠规模,积极围绕状元文化,打造文化传承型乡村旅游名村。
此外,马爱军还积极投身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中去,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他依托产业园成立了劳务公司,优先安排本村贫困户和村民到产业园工作,既保证了贫困户稳定脱贫,又增加村民收入。“尽心履职,为民代言,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将不遗余力”。(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