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关于全县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24-07-30

 

关于全县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6月下旬,县人大城建环保委组织部分委员与人大代表,对全县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调查组听取了县住建局和县综合执法局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先后到城关街道、东城街道、龙山新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实地查看城市绿化、口袋公园、市政设施、垃圾处理、智慧化管理等有关现场,并召开座谈会进行了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践行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要求,紧扣群众需要和城市发展需求,认真履职、文明执法、扎实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环境品质和宜居宜业水平。

(一)市容市貌整治扎实开展。按照“去顽疾、强基础、促提升”的工作思路,针对长期制约城市环境提升的突出问题和顽症痼疾,多管齐下、多面治理、多点突破,对城区市容环境依法开展了全面综合治理。组织开展背街小巷专项整治行动,共规范流动摊点、店外经营300余处,整治圈占停车泊位行为300余起,背街小巷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实施建筑外立面更新,完成骈邑路、兴隆东路等路段外立面改造点位29处、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整洁度、美观度明显提升。持续开展绿化整治行动,整治死树枯枝道路32条、绿化带落土”420公里,修剪灌木、模纹、地被2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品质进一步提升。

(二)执法效能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攻坚行动,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8个执法部门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40次,对燃气违法行为立案7起,罚款4万元,暂停供气8家,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开展渣土运输治理,综合执法与公安、交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运输行为,立案查处泄漏遗撒、运输扬尘、私拉乱倒案件17起,渣土运输处置秩序进一步规范。坚持拆存量、控新增、管源头,强化城区主要道路两侧、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巡查,坚决堵住违法建设源头。今年以来,共办理违法建设处罚案件2起,罚款39.7万余元;拆除兴隆路隆达广场前违法建设房屋1处、违建面积117平方米。

(三)城市管理特色工作成效明显。实施市容分类管理将城区道路进行划分,在重点区和一般区路段适度放开店外经营进一步活跃了门店经济。牵头推进特色街区建设,朐城老街、万达金街5处特色街区已投入运营,进一步繁荣了城市夜经济。投资8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骈邑路、兴隆东路2条全要素示范路。积极推行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管理,已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饮单位中安装监测设备106台,24小时在线监测净化设施开启状态和油烟排放浓度,技防技治能力极大提升。持续推进供热冬病夏治专项提升行动开展市政进社区1840个小区,上门服务排除故障353组织各热力公司更换阀门、排气阀600余个有关经验做法被《潍坊城市管理动态》刊发推广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城市市容市貌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城市管理还不够精细。城市管理重心还没有完全下移到位,社会多元参与的城市精细治理体系尚未实现全覆盖日常监管机制和治理措施健全,部分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居民社区、商区等区域的管理还相对薄弱,一些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治不彻底,时常出现反弹。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行业管理部门推进力度不够有的学校、医院、政务服务中心周边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人流高峰时段加重了交通拥堵。管理标准部分老旧小区和市场内部及周边乱堆杂物、违章搭建、垃圾收运不及时、绿化苗木及设施缺损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的提升。           

二是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健全。在城市日常综合管理中,各相关部门以及各镇街之间,联动配合机制健全,职能对接不够到位,往往单一行动多、整体协同少,专项整治多、综合治理少,尚未有效形成统一调度、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联动配合工作机制。特别是在一些违法建设、建筑垃圾、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等需要相关部门及属地镇街联合处置的问题方面,往往形不成有效合力,存在管理空档,影响了问题处置效率和治理效果。

三是城市管理智慧化程度有待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拓展,城市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繁重。目前,我县城市管理更多是依靠人力投入,在乱停乱放、乱倾乱倒、占道经营、践踏绿地、破坏市政设施等防控方面,仍然以日常巡查为主,这种传统城市管理方式,已远不适应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虽然我县也打造了集智能抓拍、自动报警、指挥调度于一体的非接触式执法平台,但精准化、智慧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智慧交通、智慧供热、智慧公交等信息平台仍未建成,城市管理效率、精细度与现实需求有一定差距。

四是部分市民文明素质需要提升城市管理需要社会各界、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配合,相关部门工作过程中,对城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缺少切实有效措施,部分群众热爱城市、遵规守约的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当城市管理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时,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明显下降,公共意识抛在一边。比如:破坏城市公共设施、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杂物、乱贴乱画、乱搭乱建、损绿毁绿等现象时有发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抢道行驶、随意停车、车辆逆行、行人乱闯红灯等问题频发;环境卫生意识有待加强,乱倒污水、乱扔垃圾、餐饮业乱排油污等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几点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不断改善市容市貌。进一步强化社会多元共治,积极探索在背街小巷、居民社区、重要商区、校区及沿街业户中,实施巷长制、片长制、店长制、楼长制管理模式推动管理向下延伸建立健全日常监管机制,加大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区域的巡查力度,针对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分类施策、精准治理的方式,确保治理效果持续有效。明确属地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加强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推动其加大推进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提高城市管理标准,对老旧小区市场内部等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彻底清理乱堆杂物、违章搭建等现象。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心下移、条块互补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县街两级的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要建立健全高位协调机制,设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城市管理的组织、决策、协调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机制,将案件处置率、按期办结率和核查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确保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用活用好新信息新技术,持续推动智慧城市管理。要立足信息新技术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充分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治理手段,助力城市管理从由人工化智能化智慧化转变。要充分依托大数据中心智慧临朐建设,进一步打造升级智慧城管,开展城市管理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向多领域拓展,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区地下管网、道路桥梁、路灯照明、园林环卫等推广应用。要持续推进规划、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库资源互通联合,深化互联网+监管综合执法,通过可视化应用、非现场执法等手段,促进城市管理问题的远程发现、处置、监管、评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治理效能。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要进一步拓宽多元参与、共商共治沟通交流渠道,健全协商议事制度,不断推动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举措,持续夯实城市管理工作的民意基础。要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要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和社会动员,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及违法行为曝光力度,着力引导广大市民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守法意识、秩序意识和参与意识,将维护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转化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全力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推动城市治理工作取得最大实效。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