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2023年4月27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赵锴
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立足我县特色产业优势,围绕打造道地中药材强县,通过拓展规模、打造品牌、延伸链条,推动中药材产业不断升级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规划引领。将中药材发展纳入每年重点工作,立足各镇街自然禀赋,围绕扶持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相关政策,以寺头、九山、辛寨、石家河、五井为中心打造中药材生产优势区,大力发展丹参、黄芩、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打造全国优质丹参、黄芩等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今年我县各类中药材面积达到3.3万亩,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前列,潍坊市名列第一。除传统中药材以外,进一步挖掘药食同源作物种植潜力,稳步扩大山楂、花椒、山柿、大枣等药食同源作物种植。2022年,全县山楂、花椒、山柿、大枣种植面积达到11.7万亩。
(二)推广标准化种植。以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为导向,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运输进行规范,印发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手册,发布主导技术和主推品种,进一步提高道地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把中药材种植新理念、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农民,每年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临朐丹参”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山楂、花椒和山柿也先后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
(三)延伸产业链条。坚持招引和培育并举,培育山东华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山东三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永晟药业有限公司、临朐润泽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生产销售主体。依托加工龙头,做大做强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带动中药材产业链式的发展。在潍坊永晟药业有限公司新上GMP认证的粉剂、散剂、预混剂、口服溶液剂(含中药提取)、中药提取(甘草浸膏、甘草流浸膏)等多条生产线。完成山东华农生物制药与正大集团合作项目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消化中药材可达1.8万吨。
(四)加强技术研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自主研发水平。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广泛合作、共同发展” 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结合中药材产业发展需要,筛选研究课题,确定攻关方向,开发新产品,推广新工艺。目前,华农生物建成山东省唯一的“省级中兽药标准创新与质量评价实验室”,研发新型中药单品和复合制剂20多种,申请国家专利16项、软件专著8项,承担山东省发改委新旧动能转化项目一项。
(五)开展品牌创建。重视品牌、商标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知名度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技术交流,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积极支持规模企业申报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和市级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发展,以规模促进效益的提高。目前打造了“百灵泰、八岐山、华农制药、永康宁、永胜安康”等10多个中药制品优质品牌,山东华农制药被认定为“齐鲁中兽药十大品牌”。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中药材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优势,但同全国其他中药材生产大县相比,存在组织化程度低、深加工和综合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一是种植分散、规模较小。虽然已建立了部分合作组织,但绝大多数种植户都是村民个体,种植区域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尽管近年来通过企业带动出现了一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生产的典型,但连片规模小,规模化程度较低,且中药材种植需要轮作,影响了大户种植的连续性。二是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我县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地丘陵,生产条件差,机械作业无法施展,人工劳动强度大,局限了中药材的发展。三是市场建设滞后。全县中药材成交量很大,但却没有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中药材仓储设施、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短板。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制定出台了《临朐县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下步县农业农村局将立足职能,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一)制定中药材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据国家耕地非粮化政策和临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规划打造中药材生产优势区,研究制定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率先突破、系统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202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202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二)鼓励道地药材种植。支持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中药材基地,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新发展集中连片种植丹参、黄芩、板蓝根、金银花等临朐优势中药材。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块实施林药套种、烟药轮作。支持各镇(街、园、区)开展中药材园区建设和中草药种植“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对于达到规模条件的,按照《临朐县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给予补助奖励。
(三)强化标准化生产。以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为导向,大力推广丹参大垄双行覆膜高效栽培等中药材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道地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打造全国优质丹参、黄芩等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塑造中医药产业临朐品牌。抓好中药材栽培管理培训,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科学种植管理水平。支持各类经营主体、行业协会做好“三品一标”认证,争创品牌产品。
(四)加大主体培育力度。依托三润、华农现有中药材生产企业,重点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中药材产业链;探索建立订单式、定制式新型中药材生产经营模式,通过育主体、建链条,创模式、强标准,加快推进中药材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大型制药企业和中药材研发人才落户临朐。开展延伸性产品研发,根据保健品和旅游市场导向,开发中药材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做好产业融合文章。巩固现有优势,完善产业链,重点向产业链上游、下游和关联产业延伸,以中药材为核心,将种植、加工、康养、文化、科普、旅游融为一体,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