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朐县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预算执行情况、2022年县级决算及审计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7月下旬,县人大财经委组织对全县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以及2022年县级决算、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分别听取了县发改、财政、审计、工信、商务、农业农村、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到县会展中心、华建五分厂等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2023年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一一三三五”基本工作思路,以“四个十”“六提六增”活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各项工作实现新进展、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县被省政府授予“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86亿元,同比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8.9%和8.5%。分析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坚定“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深入实施“1236”企业培育工程,继续推进“百企扩能”专项行动,全县工业企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144家企业入库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签约投资过亿元项目27个,17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全县3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亿元、利润11.5亿元;20家骨干财源企业实现利润7.9亿元。
二是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立足临朐实际,充分发挥农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6.3%,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省奶业生产能力提升示范县、优质樱桃之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华良2000等2个大白菜品种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成立全国首家“科创中国”肉类加工产业服务团鹅产品研发中心,5个畜产品品牌获37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金奖。深入开展乡村建设“三百行动”,新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2个、示范村50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积极实施“消费提振年”行动,大力发展节会经济,上半年,共策划183场节会,吸引人次超过20万。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新推出8大主题、27条精品旅游路线,五井镇入选省精品文旅名镇,石家河瑞庄村入选省红色文化特色村,“五一”期间,接待游客增长220%,旅游总收入增长174%。深化“数商兴农”工程,实施“电商培训”计划,实现网络销售5.1亿元,寺头工艺护栏电商产业带入选全省20个电商产业。
四是城市品质再上新台阶。加快城区建设步伐,棚户区改造、城区配套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上半年,完成安置楼回迁5942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7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粟北路、海岳中路等9条道路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新增供水、供热、供气管道13.5公里,完成雨污分流工程30.3公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城区绿化50公顷,高标准规划建设海岳生态公园、体育公园,生态质量指数位居全市首位,获得“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称号。持续开展市容秩序集中整治,扎实推进6处国家卫生镇创建,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评估。
五是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上半年,完成民生方面支出26.6亿元,增长3.3%。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369.6万元,惠及群众3.9万人。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16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并在全市率先实现中小学午餐午休服务全覆盖。切实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新增医养结合床位260张,新建7处市级基层特色医疗专科,成功举办“沂山论健·中医药健康大会”,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获批全国首批疼痛综合管理试点。扎实推进“幸福来临”惠民综合体建设,目前已建成惠民综合体228处,覆盖城乡居民48.2万人。
总的看,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重点企业产销回落,重点行业利润下降,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仍然比较突出;财政收支压力大,民生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还不够解放,营商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车辆乱停乱放、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仍然存在,等等。
二、关于2022年县级决算、审计工作情况和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关于2022年县级决算和审计工作情况
2022年,县政府及财税等部门深入贯彻实施预算法,稳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较好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财政收入情况良好。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7亿元,完成预算的103.3%,税收收入19亿元。全县一般公共收入、税收收入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三位、第二位,地方税收收入总量提升至全市第7位,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居全市第一位。二是积极落实财政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出台纾困发展30条、稳经济50条政策,落实税费减免政策12.6亿元、技改补助和贷款贴息等各类奖补资金1.5亿元。2022年,全县纳税过千万元企业45家,上缴税金19.6亿元,同比增长12.9%。三是加大民本民生保障投入。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民生、保重点。2022年,全县教育、养老、医疗、困难群众救助等民生支出40.2亿元,增长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3.9%。四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再上新台阶。科学构建预算绩效管理“1+N”体系,建立重点项目预算绩效人大代表评议制度,持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扎实做好债务化解各项工作,确保债务总体可控。
根据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县人大财经委专门听取了县审计局关于2021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和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汇报。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县政府及审计机关高度重视,依照问题清单,认真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取得了积极成效。对2022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机关进行了全面审计,同时对国有企业发展质量状况、惠民政策落实、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等进行了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与审计机关就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列出了需要重点整改的问题清单,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
财经委认为,2022年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上符合预算法的要求,也是按照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进行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县级决算客观反映了预算执行情况。建议本次会议批准县政府提出的临朐县2022年县级决算(草案)。
(二)关于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县政府及财税部门按照县委决策部署,认真贯彻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努力优化收支结构,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健康,有力促进和保障了全县财政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预算收入方面,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增长8%,完成预算的66.9%,增幅居全市各县市第一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8亿元,增长13%,税收收入占比70.6%,税收占比居全市各县市第一位。
政策争取方面,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上半年,到位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5.9亿元,到位省级调度款13.31亿元,已发行到位新增专项债券12.37亿元,均居全市第一位,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生保障方面,守牢“三保”底线,不断优化财政资金管理流程,压减一般性指出,优先保工资、保民生,全县养老、医疗、教育、退役军人安置以及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等各项民生政策均落实到位,干部职工待遇也得到全面落实。
从调查情况看,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面对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增长乏力,重点骨干财源纳税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工资、民生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还不够高,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质效有待提升;县、镇(街、园、区)两级债务负担较重,还本付息压力大,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要继续深入实施“1236”工程和“百企扩能”专项行动,在坚持资源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配置的基础上,强化动态管理,突出技改投入、装备提升、市场开拓等重要环节,抢占发展先机,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要聚力培强壮大优势产业,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大力实施“链长制”工作机制,聚焦重点、分类施策,积极推动高端铝加工、新材料、高端食品、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稳链强链、倍增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研究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政策,努力在项目招引数量、质量和体量上实现新突破。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及时了解掌握上级的新动向、新政策,做到早研究、早部署、早对接,最大力度向上争资源、争项目、争政策。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树牢服务企业的理念,强化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好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探索完善引才、留才、用才机制,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振兴。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奶业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冷藏保鲜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着力打造高品质、有特色、好口碑的临朐农业“金字招牌”。要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索并加快特色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升级步伐。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民生事业上精准发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认真办好民生实事,确保惠民综合体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要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活力,加快推进城区路网建设和雨污分流工程改造,统筹做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章,增强城市发展内涵。要更好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决守牢“一排底线”,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要强化收入征管,堵塞收入征管漏洞,持续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不断增加可用财力。要完善财税扶持政策体系,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全力支持企业技改和扩能提升,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帮扶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预算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要进一步规范债务行为,从严从紧控制债务规模,持续调整优化债务结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努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使用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
(五)强化审计监督,努力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要全面贯彻落实审计法,加强对预算执行和决算的审计监督,重点围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投资项目管理、重大专项资金使用、政府债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开展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要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原则,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在抓好具体问题整改的同时,加强对审计查出普遍性和共性问题的分析研究,推动相关部门单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确保审计监督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整改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