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八届 > 十八届二十二次
关于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时间: 2024-06-04

关于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3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执法检查活动前,执法检查组和县教体局、县职业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先后到歌尔匠造培训中心、潍柴职业学院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学习结束后,执法检查组到华建科技园厂中校、县职业教育中心中高职一体化建设项目等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听取教体、财政、人社、发改、工信、融媒体中心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会后,执法检查组全面总结执法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贯彻实施,以打造职业教育高地为目标,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法》得到了较好贯彻实施。

全县现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技工学校2所职业院校,在校学生4950人,教职工358人,开设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17个专业,基本覆盖一、二、三产业,初步形成了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32项,连续十年进入潍坊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强,成功争取2024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安保项目主场承办权,学生技能与县内产业发展的适配性显著增强。

(一)保障措施有效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同配合、定期会商制度,保障各项支持措施的推进和落实。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和政府履职评价,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办学升级、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师资建设、技能人才创新激励等11项改革措施,形成政府统筹、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合力。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2年、2023年两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县职业教育中心、原县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资金1.96亿元,其中县级财政资金投入1.57亿元,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3941万元,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一是抓好学校扩容提质。全力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建设的2座教学楼、1处实训中心已投入使用,新增学位3000个。开展新一轮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改造提升计划,组织实施智慧校园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设施设备更新等,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2023年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6家院校联合申办9个五年制专科专业,每年可培育学生500人,5年内学生全部在我县就读,打破了临朐无专科教育的局面。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教师学历提升、师资素质提升、名师培养提升三大行动,建立职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长效交流制度,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80%以上。坚持以赛促教促学,完善校、市、省、国家四级竞技技能比赛机制,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

(三)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一是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成立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组建临朐县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建立产教融合示范园2处、校内外实训基地50个,分行业组建、参与产教融合共同体6个,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合作共赢的产教融合平台。二是狠抓特色专业建设。坚持专业跟着产业走,紧盯全县产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新增化学工艺、无人机操控、工业机器人应用等产业特色明显、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专业,基本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目前,已建成国家重点专业3个、省品牌专业3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三是嵌入式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加强与华特、华建等企业的合作交流,培养、输送技术人才1500人。健全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与伊利乳业、三义集团等46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职教学子企业行”“企业家进校园等形式,共建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实习就业管理体系,实现共同招生、共同管理、共同育人,不断改善学生实习和就业待遇,推进中职毕业生在县内企业就业。

二、存在问题

从检查情况看,《职业教育法》贯彻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从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不少学生和家长更看重接受普通高中教育,选择职业学校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仍侧重于提高升学率,在引导社会形成人人皆可成才、职普教育同等重要的价值取向上作用发挥不充分。用人单位重白领、轻蓝领”“重管理、轻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归宿感不强、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办学条件和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职业教育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服务和保障体系”从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职业学校办学基础仍然薄弱,生产性实习基地缺乏,教学模式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陈旧滞后,学生难以接触到前沿先进设备和技术,职业培训缺少前瞻性,教育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师资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随着职业教育持续扩招,现有师资队伍在数量、素质、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特别是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知识技能更新的速度赶不上产业发展速度,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短板,对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缺少了解,忽视自身爱好和专业特点,致使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所学专业热爱度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三)产教融合不够深入。职业教育法第四十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从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引导政策、合作机制和校企双方交流平台。县内学校办学层次还不够高,主要培养中职学生,五年制专科教育刚刚获批,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融合度不高,课程内容相对滞后,导致毕业生所学技能与企业需求存在错位,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仍需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和深度不够,厂中校”“校中厂建设仍处于试点阶段,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留住人、成就人的合作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和座谈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破解发展瓶颈,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加快提质扩容,全力推进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二期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在今年9月前投入使用;要及早筹划三期建设项目,预留足够用地,利用3年时间将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设成为万人规模职业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切实提高教学整体水平。要着力提升办学层次,以部分专业获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契机,与衔接的高职院校一并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设备配备、师资补充等各项工作,争取年内建成高职专业9个以上;推动县技工学校与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县技工学校创建高级技工学校,职教中心积极争创国家优质中职学校,提高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二)深化产教融合,调动企业办学积极性。要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路,明确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发展定位,为临朐经济发展培养人、留住人。要调动企业办学积极性,学习借鉴歌尔、潍柴办学模式,探索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试点,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职业教育。要推进临朐县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实体化运行,定期召开联盟理事会议,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交流合作活动,推动校企协同发展。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定向”“招生即招工等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产教融合实训效果。要抓好厂中校”“校中厂建设,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管理模式,前瞻性培养未来二至三年才能够普及的高端技术,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让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为本地企业发展服务。

(三)深化职普融通,加快转变职业教育理念。要探索建立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融合发展机制,在普通高中设立职普融通试点班,双方在课程、师资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课程互选、资源互享、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推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结对协同发展。要注重职业启蒙教育,发挥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作用,让初一学生能够接触职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

(四)加大宣传推介,增强社会认同。要大力挖掘宣传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优秀典型,适时邀请学生和家长到企业开展研学观摩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良好氛围。要大力实施技能兴临行动,定期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广泛发动企业职工、职业学校学生参与,大张旗鼓表彰先进,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对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要广泛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家长企业行”“企业宣传周等活动,集中展示临朐企业文化,切实提升临朐企业就业吸引力,增强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