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年9月27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县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8月下旬,县人大社会建设委组织部分委员、人大代表和专家人才库成员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组听取了县应急局工作情况汇报,先后到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应急救援协会、华铭工程、宝龙达集团、万达商场等地进行了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了燃气安全、特种行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化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系统谋划“八大行动”、深化“四项整治”,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一)强化责任落实,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制定《临朐县党委政府及部门单位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汇编》,明确县级领导、属地镇街、行业部门责任,深化落实“三管三必须”。县安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协调调度作用,持续组织到镇街开展安全交底,坚持14周联席会研判分析、29期警示提醒函督促指导、15期简报典型引导、6起通报跟踪问效,全面压实属地政府、部门、企业三方责任。统筹推进“风险防控党员岗”和“万千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抓典型强引领,提高全员安全操作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着力提高企业安全教育水平,采取“线上直播+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为1479家企业讲好“开工第一课”,从严落实“开课一家、复工复产一家”销号管理要求,相关做法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宣传推广。
(二)强化隐患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八大行动”、持续深化“四项整治”,推动问题隐患整改,消除各类重大事故隐患121项,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县26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坚持“日巡夜查”等四项机制,强化集中检查、专家诊断、交叉执法,治理安全隐患1.38万余项,推动全行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力推进“打非治违”,紧盯县镇交界、城乡结合部、闲置厂房、种养殖大棚等场所,全年不间断开展“敲门”行动,镇街、部门联动联管,查处17起非法违法“小化工”、刑事拘留7人,曝光非法违法典型案例50余起。全面推进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工作,多措并举加大推广力度,1302台电气焊设备已“加芯赋码”,并纳入平台管理。
(三)强化应急准备,全力应对各类灾害事故。修订全县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和23个县级专项预案,分行业绘制重大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组建应急救援协会,统筹抓好专业救援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重要时段“双盲”应急拉动,确保紧急情况下“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推行森林防灭火“四个三”工作法,根据防火期延长实际,打赢上半年森林防灭火攻坚战。立足工作规则调整实际,“防”“救”分工不分家,与水利局密切协作,提前谋划防汛抗旱工作,有效应对“格美”台风等极端天气5次。争取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国债项目354.55万元,扎实开展“潍民应急 坊安万家”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宣传体验活动25场次。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安全生产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安全生产意识需进一步强化。个别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认识不充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存在“重执法、轻宣教”的现象。部分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安全规章制度仅仅停留在墙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安全设施不齐全,维护不到位,安全检查不细致,隐患排查不彻底,存在安全侥幸心理,“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有的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存在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的现象。
(二)安全生产责任需进一步压实。个别部门未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抓好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方面也还有差距,抓实安全生产的措施和手段还不够有效,对行业领域贯彻落实情况检查不够深入。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够有力,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投入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力弱。个别宾馆、饭店、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应急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完备、应急预案不科学、演练不经常等问题。对监督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专业安全培训不足,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三)安全生产管理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范围广,监管难度大,各部门联防联治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还达不到“不留死角”的要求,“管不过来”的现象客观存在。部分镇(街、园、区)监管力量配备不足且多为兼职,缺乏专业人才,现场勘查器材等专业设备投入不足,影响监管质量和效果。应急能力建设仍有差距,应急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存在应急准备不充分、响应不迅速,处置能力不强现象,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镇(街、园、区)应急队伍属业余性质,组成人员参差不齐,物资储备不足,缺少专业指挥,专业能力与实战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和调研座谈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红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严从实从细落实责任措施,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情绪,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行动上常抓不懈,筑牢安全生产的严密防线。要把安全生产摆上更重要的位置,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检查督导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围绕全面建立“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根据部门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明确监管责任,减少职能上的重复和交叉,避免推诿,消除安全生产监管盲区和死角,严防漏管失控引发事故。探索完善政府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安全保障投入,使企业切实肩负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保障义务。加强行业部门长效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按照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逐步配足配强专业监管人员,强化执法力量保障,确保专人专职专岗,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三)突出重点领域,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重点行业领域,特别是危化品、燃气、消防、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行业及仓储物流、餐饮外卖、夜市等新兴行业领域,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的,坚决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依法处罚和严肃追责的“四个一律”措施,加大整改和处罚力度,督促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保持依法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堵塞企业安全生产漏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围绕企业主体责任,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四项整治”,深入实施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始终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多渠道、多方式普及安全知识,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微信、抖音等平台广泛开展“一法一条例”宣传,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相关责任人的教育引导,推动落实具体措施,自觉主动地抓好安全生产。要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不断增强全社会重视、参与安全生产的自觉性,鼓励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