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评估报告
——2022年12月19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11月份,县人大常委会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小组对2022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各监督小组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实地察看、座谈讨论等方式详细了解民生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票决确定: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城乡路网畅通、便民设施完善提升、安置楼建设、市政管网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改造、城乡绿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居住小区物业服务、农村清洁取暖、特殊群体帮扶救助等12件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从实施情况来看,12件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的10件;未全部完成的2件。12件民生实事项目具体推进落实情况是:
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8.13亿元,完成北苑中学、弥水现代学校二期等24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开工建设新华中学二期、曾家洼幼儿园等7处中小学幼儿园,新增优质学位1.9万个。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便民设施完善提升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08亿元,完成城区所有物业小区电动车充电车棚配建工作,新建城区便民公厕5座,便民遮阳棚6处,进一步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300个以上,实现城区、镇区5G信号全覆盖。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安置楼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9.79亿元,继续实施站北、龙泉等13个片区254幢1.8万套安置楼建设,其中顺河、滨湖等6个片区152幢8064套安置楼达到回迁条件。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市政管网改造提升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9800万元,新建供水、供气、供热管网34公里,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400万元,完成兴隆、南关等5个片区1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改造面积23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361户,完善老旧小区保温供暖、安防监控、后续管理等基础设施配套。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6亿元,完成黄山路、沂山路、黄龙路等9条道路16.7公里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新建弥河东岸截污管道1.2公里。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城乡绿化提升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7600万元,实施沂山路、站后路、黄山路等12条新建道路绿化美化提升,新建改建口袋公园5处,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8.1万平方米,完成乡村绿化3万亩。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清运、村容村貌提升等各项工作,新创建美丽乡村120个,打造网红打卡地30处。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居住小区物业服务项目。该项目计划通过引入市场化物业公司或由社区领办红色物业的方式,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加大对市场化物业公司的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农村清洁取暖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8400万元,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1518户,通过“气代煤”或“电代煤”等方式,因地制宜实施供暖改造提升。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城乡路网畅通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5.69亿元,实施文化路、创新路等2条道路南延工程,建设贾夏路、弥河路等9条区间道路,完成粟山、朱封两座跨弥河大桥及南二环西延工程;加快推进大南环项目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6条65公里。目前,该项目除粟山、朱封跨弥河大桥及文化路南延工程、大南环道路建设工程正在推进外,其余项目已全部完成。
特殊群体帮扶救助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开工建设爱德康复医疗中心,为老年人和残疾儿童提供健康保障;继续实施失能特困群体救助、严重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救治、贫困户洁居等“三大工程”,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专业照料服务。目前,该项目除爱德康复医疗中心正在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外,其余项目已全部完成。
从评估情况看,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的办理工作,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跟踪调度,多次召开常务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县长、分管副县长一线研究、一线部署、现场督导,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各责任单位紧盯任务目标,科学调配力量,强化要素保障,倒排工期、昼夜奋战,各项工程有序推进,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评估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项目进度较慢;二是个别项目前期规划不够周全;三是个别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资金压力较大。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办理工作。要充分认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是人大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举措。县政府及各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的办理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让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问需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的民心工程,充分发挥每件实事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要继续跟踪推进,加快未完工项目的建设进度。县政府及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统筹规划,强力组织推进,特别要加大对未完成工程的跟踪推进和要素保障力度,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积极向上争取,科学安排用地指标,倒排时间节点、落实责任清单,保质提速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建成投用。
三要建立长效机制,增强社会效果。民生实事项目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宣传好”。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已完成的民生实事项目,要继续保持关注,确保办成一件、巩固一件。要加大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面和群众参与度,增强社会效果。要进一步扩大受益群体,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把办实事的成效落到群众心坎上,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