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人民政府
关于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2023年2月27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
县民政局局长 史红霞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一、加强社会引导,全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等途径,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养老、儿童福利、残疾人“两项补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政策宣传力度,提升社会福利政策覆盖面、知晓率。
二是强化氛围营造。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宣传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提升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关注度,不断转变群众传统养老观念;引导社会各层面充分认识和重视全县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营造全面广泛参与、共同关心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典型引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选树在养老服务、儿童关爱保护等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发挥好典型、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开展儿童主任“三亮三学三做”赋能行动,年内将推选“全县最美儿童主任”50名并广泛宣传报道,激发儿童主任荣誉感,提高儿童主任业务能力,提升全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质量。
二、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发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作用,将养老产业纳入创新发展大局,加强各级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土地、税费优惠、财政补贴、人才激励等各项政策的宣传落实,依托我县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的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我县投资养老产业,逐步建立具有临朐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优先向养老服务业倾斜。筹措资金20万元,推进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运营。
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创办养老机构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参与现有社会福利设施的改造和扩建,打造以政府服务为主、民办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实现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积极引导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目前全县超过10家社工机构和志愿者组织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
三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借助镇街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为辖区老年人不断提供涵盖机构照料、社区照护、居家护理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并逐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幸福院、助老食堂、“家庭养老床位”等的一体化运营,促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质增效。指导山旺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敬老院规范运营,指导中医院做好新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探索通过无偿或低偿方式委托专业组织运营的模式,提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服务效能。
四是探索引进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强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探索培育引进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通过专业服务团队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需求,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目前新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委托县中医院开展运营,探索“中医+养老”运营模式,万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委托物业开展运营,探索“物业+养老”运营模式,推动居家社区养老健康服务提档升级。
三、加强改革创新,打造“临朐特色”社会福利事业
一是加强养老机构规范管理。依托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推动养老设施合理布局,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推进“智能化+养老服务”,完善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开展养老机构提星升级行动,全面提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星级服务标准,2022年成功争创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6家,2023年将全部争创为二星级以上,全方位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强探索创新,积极争创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
二是积极参与惠民综合体建设。依托惠民综合体,强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促进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发展,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确定在龙泉社区开展助老、助幼、家政等服务试点,成熟一个、建成一个,压茬推进、逐步推开。将长者食堂等助老项目嵌入“幸福来临”惠民综合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独居老人、分散供养失能人员等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等多样化服务。积极争取省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运营奖补。对运行的长者食堂给予运营补助,百姓餐厅提供老年人用餐、送餐等服务项目,经县民政局认定为养老服务设施的,其经营所需的水、电、暖、燃气执行居民价格。
三是深化医养结合。积极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临朐景福养老有限公司两院一体医养结合的成功经验,从老年人养老需求出发,全力优化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和养老的无缝衔接。目前,全县15家养老机构与12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由对口协作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提供医疗服务保障,有效提升我县养老服务能力。目前正在积极协调山旺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敬老院开展两院一体医养结合,为新入住特困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医疗服务。
四、聚焦重点人群,持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坚持分类施策,强化兜底保障,2023年1月起,儿童福利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强化孤困儿童健康和学业保障,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保障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培育2家专业化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1家专业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社会组织。加强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村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实体化运行,年内创建示范镇街未保站5处、示范村居未保室14处。
二是加强残疾人基本福利保障。利用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开展数据监测分析,提高数据比对能力,完善主动发现制度,精准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持续实施“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残疾人可自行通过微信小程序、爱山东APP等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也可以由村(社区)全程代办,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办理“零跑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持续开展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联合临朐康宁心理医院实施医康融合,将居家康复、照护技能培训纳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基本服务范围,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
三是不断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能力。根据“属地管理、部门配合、分类治理”的原则,建立上下互动、部门联动、区域协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镇(街、园、区)、村(居)在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发现、主动救助方面的作用,加强日常巡查特别是三县交界处巡查,着力做好极端天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大力推行“互联网+寻亲救助”工作模式,借助“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寻人”等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技术,提高寻亲成功率。开展依法治理职业乞讨专项行动,对占道乞讨、卖艺、卖唱、纠缠行人等职业乞讨行为,加大清理整顿力度,有效净化社会环境秩序。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服务质效提升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引进专业对口的医生、护士、康复医师、社会工作者等具有执业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师人员,集聚专业人才力量。
二是强化人才培训。开展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培训提升行动,依托临朐铭扬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为机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人才支撑。举办全县养老服务人员业务培训班,组织参加省市业务知识培训60余人次,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积极组织参加潍坊市第九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2人获市级三等奖,带动岗位“大练兵”。开展儿童主任赋能行动,不断提升孤困儿童精准化保障服务水平。
三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幸福来临”惠民综合体,推动县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提升和规范管理,积极引进培育为民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邻里互助类、乡村振兴类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和吸纳辖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主动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开展社会互助和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提升县社工总站和镇(街)社工站、社区社工室三级运作模式,推动社工站与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融合发展、一体推进,以项目化方式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参与助老、助幼、助残等民生建设,发挥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儿童关爱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入贯彻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为契机,营造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全力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富强生态幸福临朐贡献力量。